健康中國巴渝行·好醫聲每日科普203丨夏季防曬的這些誤區 你踩坑了嗎?
防曬,是夏天的頭等大事。打遮陽傘、穿防曬服、抹防曬霜……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和太陽展開全力的“抗爭”。不過,對于防曬,大家還存在許多誤區,今天的好醫聲每日科普就邀請到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張道軍,來教大家躲避防曬的這些誤區。
張道軍,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重醫附三院皮膚科皮膚科副主任。主要從事皮膚外科及激光美容,尤其擅長皮膚良惡性腫物的診治及疤痕的綜合診治。

真相:紫外線中的UVA不受窗戶、遮陽傘等的阻擋,即便在陰雨天也一樣具有傷害皮膚的威力,而UVB則可被云層、玻璃、衣服、雨傘等阻隔。也就是說,UVB通常存在于戶外,且在夏季或晴天時較為強烈;而UVA則無論四季晴雨、室內室外都是無孔不入的。所以,就算冬天您在陰天的戶外站了一天,完全沒感覺被曬到,但UVA的傷害作用早已緩慢地在您的肌膚內累積,加速肌膚的老化。因此,即使是多云天氣,仍不可放棄防曬。
真相:太陽傘可有效阻隔紫外線,但只能阻隔直射的紫外線。對于來自于諸如地面反射、玻璃櫥窗折射的紫外線來說沒有一點用處。唯有在皮膚表面直接涂上防曬乳液才能徹底隔絕紫外線。此外,防曬不僅要關注面部,還要考慮頸部、耳朵、手背、胳膊、腿、腳等部位,可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防曬產品。
真相:SPF指的是對紫外線中UVB的防護力,SPF后面的系數表示可以延長皮膚被UVB曬傷的時間。系數越大,則提示延長被曬傷的時間越長,但并不代表防曬的效果越好。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稱,防曬指數為15、30、50和100的防曬霜,其防止UVB的能力分別為93%、97%、98%和99%,區別并不大。由于SPF越高的產品往往含有更多的防曬劑,而這些增加的防曬劑對皮膚的傷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多人在使用高系數SPF防曬霜之后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的狀況。完善的防曬措施不是一味地加高防曬系數,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流汗的情況及時補涂防曬品,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防曬效果。
真相:PA指的是對紫外線中UVA的防護力,PA是用“+”來衡量產品的防曬系數的。PA+的有效防護時間約為4小時,PA++的有效防護時間約為8小時,PA+++則為超強防護。因為UVA的穿透能力很強,能夠穿透玻璃、云層,甚至穿透一些夏日服裝至皮膚真皮層,對皮膚的傷害更大。因此,在防曬時應盡量選擇PA+++的產品,以盡可能多地預防UVA對皮膚的傷害。
真相:很多人為了方便,常常直接擦完爽膚水后就馬上涂抹防曬霜,甚至連爽膚水都沒擦就直接涂防曬霜了,這樣做對皮膚的傷害是很大的。防曬霜是護膚保養的最后一步,是彩妝開始的第一步,切不可因為貪圖省事而簡化步驟。在沒有脂質防護的情況下直接將防曬霜涂抹在臉上,會令粉質更有機會堵塞毛孔,誘發痘痘及痤瘡。而如果是化學防曬成分比例偏高的防曬品,在吸收陽光分解后,還會對肌膚造成更為直接的刺激。
1.足量使用:防曬霜的防護效果一般是在一平方厘米的皮膚上涂足兩毫克的防曬產品。照此計算涂抹整個面部一般需要硬幣大小的量。若用量太少,防護效果也會打折扣。
2.提前涂抹:出門前提前15~30分鐘涂上防曬霜可使其充分發揮效力,尤其是擦完需要馬上下水的情況下,可等待15~30分鐘以便其完全干燥。
3.適時補涂:為確保防曬霜的持續作用,當我們長期在戶外活動時,最好每隔2小時在暴露的部位補涂防曬霜。
(特邀專家/張道軍 文/王鳳 圖/視覺中國)